“甚僻违而无类”:从荀子对孟子的批评看先秦儒家的“知类”观
作者: 李巍
关键词: 先秦儒家 孟子 荀子 批评 早期发展 中国思想 诸子学派 “类”
摘要:中国思想的早期发展中,自墨子最先提出“知类”(《墨子·公输》)的主张,相似说法渐渐出现在诸子学派的作品里。本文则尝试根据孟子和苟子的相关见解,探究先秦儒家“知类”观的内涵与形态。孟子言“类”虽不及荀子频繁,但也不乏对“类”的重视;他更像墨子那样,将人们在某些重大问题上的错误归结为“不知类”(《孟子·告子上》)。
上一篇:论“学衡派”的理论倾向
下一篇:从八卦到六十四卦:试论《周易》的思维逻辑